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(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什么指确保)

37 0 2024-02-04

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

简介:

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,全称《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》公约,是一项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(UNESCO)于2003年通过的国际公约。该公约的目标是保护和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,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交流。

多级标题:

一、公约的背景和目的

二、公约的重要原则

三、公约的保护机制

四、公约的实施进展和成果

内容详细说明:

一、公约的背景和目的

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

简介:

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,全称《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》公约,是一项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(UNESCO)于2003年通过的国际公约。该公约的目标是保护和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,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交流。

多级标题:

一、公约的背景和目的

二、公约的重要原则

三、公约的保护机制

四、公约的实施进展和成果

内容详细说明:

一、公约的背景和目的

2003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《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》公约,这是继《世界遗产公约》之后的又一项重要国际公约。公约的通过是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里程碑,标志着国际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重视。

公约的目的在于保护和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,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。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、传统知识、口述传统、习俗和仪式等,是人类创造力和文化创新的重要体现。公约的目标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,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保护各国的文化多样性。

二、公约的重要原则

公约的保护工作基于一些重要原则。首先,公约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国共享的,应该由各国共同保护和传承。其次,公约倡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国家政策体系,使其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和支持。此外,公约要求各国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,确立保护的重点和优先级。

公约还强调了社区参与的原则,鼓励各国开展社区参与的保护工作。社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承者,他们应该参与到保护工作中,发挥积极的作用。公约还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原则,倡导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,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。

三、公约的保护机制

公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保护机制,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制度、紧急保护措施、国际展示与交流等。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制度是公约的核心内容之一,旨在确立全球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将其列入国际认可的清单之中。

公约还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紧急保护措施机制,主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灾害、战争等紧急情况下的保护工作。该机制提供了相关的指导和支持,有助于各国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受威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此外,公约倡导国际展示与交流,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、研讨会和文化交流活动,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。

四、公约的实施进展和成果

自公约通过以来,各国积极响应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。截至目前,已有许多国家将其传统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,加强保护工作。公约的实施成果也日益显现,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得到了推进和落地。

公约的实施进展还面临一些挑战,例如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、如何加强国际合作等。各国应进一步加强合作,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。

总结:

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》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通过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、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加强国际合作,公约促使各国共同努力,保护并传承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。公约的实施工作还在不断推进,各国将继续加强合作,努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球保护和传承。